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简称NQI,它是包含了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计量等要素的一整套政策法规、监管框架和实践的体系,能够推动贸易发展、市场环境优化、技术进步和质量升级,进而带来整体经济的发展。我国经过多年努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框架已日趋成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显著增强。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完善标准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能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消费品,在需求侧提升消费意愿,进而扩大内需、繁荣经济。
但在某些新兴产业领域,相关质量标准还不够完善,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为实现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全面完善,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提出制订和实施国家质量发展战略这一总体建议。
粤港澳三地应尽快建成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大湾区建成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促进人员、资金、物品和信息便捷有序地流动。这必然要求粤港澳三地尽快建成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但由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港澳地区的质量标准深受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影响。
为了贯彻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高标准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2020年广东把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纳入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支持在重点产业集群建立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专业机构,旨在全面落实“质量为王”的价值导向,扎实推进质量强省建设。此外,广东积极筹建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大湾区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研究机构,促进区域内要素自由流动。广州也正在各个领域积极推进与港澳的对接合作。2019年,广州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实施方案》,参照供港澳的食品标准,确立了整个大湾区“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同时,以广州为枢纽,联结粤港澳乃至内地其他城市,建设提供产品检验检疫、通关“一站式”高效便利服务的平台。2021年3月份,广州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推进粤港澳三地共建世界一流“健康湾区”、医疗健康共同体,便利港澳医师来广州注册执业。同时,助力实现粤港澳在医药科技开发、医疗服务对接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产品质量标准。
如何提升大湾区质量基础设施水平
目前,粤港澳三地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多领域仍存在标准不一致、规则不统一的情况。为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水平,继续发挥其在全国的先行和引领作用,本文进一步提出以下更为具体的建议。
一方面,从NQI三大领域的角度来看。首先,标准有利于缩短技术创新到技术落地的时间差,有效地促进产品及商品流通。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大湾区有关标准的统一化,并充分利用、整合粤港澳三地优势,促进人才、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规则对接。同时加快贸易规则的衔接,打通大湾区内的贸易壁垒。
其次,合格评定可减少贸易领域的信息不对称,增进有关各方之间的互相信任。因此,应继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与评定工作的互联互通,粤港澳可通过开办标准与规则互认研讨及相关工作会议,推动标准及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方面的密切合作。
再者,可靠的计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避免资源浪费,能给贸易伙伴提供准确的信息,降低交易风险。因此,粤港澳应着力完善社会公共计量标准,加快制定三地通用的计量技术规范,推动整个大湾区计量活动的协作开展、计量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同时,加强计量人才的培养、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计量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另一方面,从相关机构的角度来看。
党政部门要发挥好引导和监管的双重作用,既要帮助企业建设质量基础设施,又要履行好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责。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设,为各区域、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还可以设置“企业质量提升专项扶持基金”,探索企业质量费用投入加计扣除等政策。
行业协会肩负起为政府、企业及社会提供和质量管理相关的各种服务之重任,着力于有关各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例如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应履行好在行业信息统计、分析评价及发布方面的职能作用,治理当前社会存在的某些认证认可乱象,营造健康的认证认可市场环境。
研发机构应当致力于研发新技术,让国家质量发展战略积极拥抱新技术。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政府、企业与消费者共建共治的平台,将企业相关信息上链,有利于政府对企业的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也有利于消费者直观地了解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